春日暖陽134-3889與朋友相約去2327郊區踏青,站在陽光下的田野里,開得正艷的金黃的油菜花隨風搖曳,一陣陣帶著泥土清新的花香撲鼻而至,"嗡嗡"的蜜蜂在花叢中穿梭,美麗的蝴蝶飄在花中翩翩起舞……讓人心曠神怡,頓感溫馨愜意。熟悉的味道,熟悉的情景,讓我不由地想起兒時的家鄉,想起關于油菜花的那一段段美好的記憶。
我的老家在湘西一座大山的深處,那里山高林密,復嶺重崗,祖祖輩輩在大山里開墾了很多梯田。兒時的老家,每到入冬前夕,鄉親們就見縫插針地在梯田里、山野間播下油菜籽。每年花開時節,盛開在梯田里、山野間的一片片、一塊塊、一簇簇、一畦畦的油菜花將村莊鋪成了金色,映襯著如黛的山巒,匯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春景圖,把鄉村點綴得如詩如畫。
油菜花地也是兒時我們的樂園。每當油菜花開,我和小伙伴們就會去梯田里、山野間感受這無邊的金黃,或在花叢中捉迷藏,快樂地奔跑,追逐,在田埂邊追趕蝴蝶,演繹著一幕幕"兒童急走追黃蝶"的村戲;或伴隨著暖暖的春風,俯下身子陶醉于花香;或在油菜地放牛,牽著牛繩讓老黃??兄鴦倓偮额^的鮮嫩小草;當然還有一邊打豬草,一邊放開歌喉盡情歌唱的;玩得正興時,幾只低飛的燕子從空中俯沖下來,似乎也要參與到我們的快樂中來……
關于油菜,有資料顯示,在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文化遺址里,就有陶罐里碳化了的油菜籽。自古以來,文人墨客也有不少關于油菜花的名句詩篇。西晉詩人張翰就有詩:"青條若總翠,黃華如散金。"詩里的黃華即菜花。唐代詩人劉禹錫亦有"百畝庭中半是苔,桃花凈盡菜花開"的詩句。宋代詩人楊萬里更有入選兒時語文課本的,家喻戶曉、婦孺皆知的《宿新市徐公店》:"兒童急走追黃蝶,飛入菜花無處尋。"明代王守仁也曾寫詩描寫油菜花:"油菜花開滿地金,鵓鳩聲里又春深。"
菜籽油也曾是鄉親們最主要的食用油。家鄉曾流傳著一句順口溜:"家有菜籽油,吃油不發愁。"油菜花謝后結成菜籽,待到油菜籽成熟時,整個鄉村都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。鄉親們把曬干了的油菜籽送去榨油坊,榨出清亮亮的菜籽油,清香醉人的香氣充盈整個油坊。
菜籽油還是鄉親們送給客人的禮物。記憶中,大山里的老家,淳樸善良的鄉親們很好客,有客人上門,常用空酒瓶裝一瓶滿滿的菜籽油送給客人。記得很多年前,一位鄉親來廣東打工,順道來看我,也給我帶來一瓶家鄉的菜籽油,我把它收藏起來,至今都舍不得用。
兒時的我很喜歡吃菜籽油炒的菜,讓我記憶特別深刻的一道菜,是用菜籽油泡紅辣椒粉炒雞蛋。記得兒時,母親時常給我們兄妹炒這道菜,記憶中也特別香,每次菜還沒出鍋,香味就溢滿了整個屋子。來城里工作生活后,我也經常做這道菜,但吃起來,總覺得沒有母親做的那么香。
又到油菜花開時,站在田野里,看到眼前這一片金色的海洋,傾聽著油菜花開的聲音,微風刮過,泥土的芬芳和油菜花的清香迎風飄來,這醉人的春天的味道,令人沉醉。
聯系我時請說明是在“紹興門戶網”看到的,謝謝!